新疆沙漠边缘万亩连片耐盐碱水稻实测高产
2023-10-16 17:15:53 来源:新华社
(资料图)
13日,由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组织相关专家在新疆阿拉尔市对耐盐碱水稻公开实收测产。经测产专家组现场评定,最终理论亩产结果为573.8公斤/亩。这是新疆耐盐碱水稻首次实现万亩连片高产。
这是10月13日拍摄的新疆阿拉尔市测产田块现场画面(无人机拍摄)。记者 高晗 摄
测产田块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六团十一连万亩水稻种植区,处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为新复垦(撂荒多年)盐碱地10694亩连片种植。新疆农科院测量数据显示,该地块土壤含盐量3‰以上,PH酸碱度8.5以上,属重度盐碱土地。
新疆阿克苏地区及新疆建设兵团第一师稻区面积40万亩左右。在这里,水稻除了用来食用,还肩负着重要使命——作为盐碱地改良的首选粮食作物,洗盐压碱、实行水旱(棉花等)轮作倒茬,改良盐碱地和次生盐碱地、防止土地荒漠化,降低土壤盐碱及减轻病虫害。
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西北中心主任、新疆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研究员王奉斌介绍,此次测产稻种采用新稻36号耐盐碱水稻品种,比一般耐盐碱水稻平均单产提高了近150公斤。
“耐盐碱水稻种植技术世界一流。”测产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温福参与测产后说,盐碱地改良的第一年就能实现水稻连片高产,相关技术措施将在现有水资源和土壤条件下,为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优化方案。
10月13日,新疆阿拉尔市测产田块旁肉眼可见的白色盐碱。记者 高晗 摄
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西北中心2021年由科技部批复成立,已审定多类型耐盐碱水稻新品种12个,此次测产配套推广耐盐碱水稻丰产栽培技术,形成以耐盐碱水稻品种为核心,集成生物修复、节灌控盐、调理改土、栽培调控等关键技术措施配套的标准化方案。
测产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尹飞虎表示,今年水稻的成功种植,不仅水稻实现高产,改良后的盐碱地可用来种植棉花、果业等经济作物,耐盐碱水稻与经济作物的轮播耕作可实现盐碱地长期开发利用,这将进一步挖掘新疆盐碱地综合利用潜力,让盐碱地变良田,低产田变高产田,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新贡献。(记者高晗)
关键词:
推荐内容
- 新疆沙漠边缘万亩连片耐盐碱水稻实测高产
- 中外导演共创计划|吴哥守护者
- 这条路,飞越千年,跨越山海!
- 杭州亚残运村今天正式开村!这些贴心小细节太暖了
- 奥飞娱乐:将聚焦主营业务发展,关注行业前沿技术
- 胜利精密:主要产品广泛应用于3C消费电子产品,20
- 常宝股份:2023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34.59亿元,同
- 昌红科技:2022年度员工持股计划第一期业绩考核目
- 交通银行:王天泽任独立董事获监管机构核准,胡展
- 当“城市骑行”遇上“环广西” 南宁掀起骑行热潮
- 太突然!“刘能”去世,年仅42岁
- 桂林进入“桂花季” 闻香赏花正当时
- 【速看】官方出手!事关你不用的银行卡→
- 包头街头这棵树火了!
- 历史上的今天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1957年
- 湖北省民政系统开展“敬老月”活动
- 亚运会冠亚军直接喝?千岛湖水让人如此放心的秘诀
- 山西焦化:2023年第三季度焦炭销售收入达到13.99亿元
- 济民医疗:控股股东双鸽集团部分股份质押给浙商银
- 赛升药业:子公司君元药业拥有盐酸二甲双胍片批准
- 北元集团:董事长刘国强因退休辞职
- 主力资金|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额降至900亿,距年
- 扬州航务中心邵伯船闸被命名为第一批全省交通运输
- 武汉沌口海事处:铸牢主角意识 勇当车谷卫士
- 前三季度嘉兴内河港口货物吞吐量居全浙江省第一
- 用生态“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
- 首批全自动化斗轮堆取料机进驻防城港渔澫港区煤炭
- 苏州:吴地的“吴”,是什么?
- 全力打好灾后恢复重建攻坚战丨“科学种麦,才会有
- 桂花香
- 河北晚间天气预报(10月15日夜间河北天气)
- 云南不断完善升级高速公路充电设施——让电动汽车
- 武汉经开区康泰路社区开展“国际减灾日”主题消防
- 武昌区白沙洲街道:“技术比武”聚焦实战砺精兵
- 武汉推动公共服务质量提升攻坚目标见行动 力争年
- 武汉:“圈内通办”变更外资连锁企业执照 企业不
- 统筹优势力量,光谷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和智能社会数
- 天赐材料:主营业务为锂离子电池材料以及日化材料
- 万邦医药:公司5%以上股东未参与转融通业务
- 蓝丰生化:截止2023年9月28日股东户数为16909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