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的力量,是每一点平凡的汇聚
2022-12-09 11:18:59 来源:光明日报
【抗疫中,我们众志成城?】
“外地的乡亲们,欢迎你们回来过年!”这些天,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县长梁高武一段热情招呼老乡“回家过年”的视频,带着厚厚乡音、浓浓暖意传遍网络。
疫情防控政策持续优化,“回家过年”可以安排上了!连日来,各大订票平台上机票搜索量猛增,其中,查询腊月廿五到除夕机票的,达到三年来最高点。
(资料图片)
“回家过年”,短短四个字,对经历了三年抗疫奋战的人们来说,不仅仅是“回家”“过年”那样简单,它记录了三年来全国人民的众志成城、守望相助——我们携手同心、共同抵御了100多起大规模聚集性疫情的袭击,在新冠病毒夺去全球数百万人生命的时刻,始终将中国大地上的发病、重症、死亡比例限制在全球最低水平,14亿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护……
三年来,每个人都是这场战疫的主角。白衣天使、社区干部、快递小哥、志愿人员,还有亿万普通百姓……那一张张无私无惧的面孔,永远铭刻在这段难忘的岁月里。
铭记,以命相搏的最美逆行
时间回到2020年,疫情暴发之初。
新冠病毒肆虐武汉,“最美逆行者”闻令而动,最精锐的力量向风暴眼集结,最优质的资源向决战地汇聚。
“我有抗击非典的经验,让我去!”“我和爸妈说了要去武汉,我爸也是军人、老党员。”“我是党员,让我去!”“我没得娃儿、没得后顾之忧,派我去!”……
“号令一下达,没有一个人退缩,请战的电话、微信一个接着一个。”海军军医大学医疗队政委陈宏伟忘不了那时的情景,“那是病毒最疯狂的时刻,大家抱定了以命相搏的决心!”
在陆军军医大学医疗队,有7名年龄在50岁以上的专家,被称为“50后”突击队。收治患者第一天,病区副主任任小宝说:“第一天是关键,我必须守在阵地!”
“疫情就是命令,作为一名老兵,我必须上!”与任小宝同岁的李琦教授也第一批走进病房。那天,他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一口气查清了37名患者的基本情况……
厚重的防护服,让患者始终没看到那些医护人员的“真容”,但能真切感受到他们滚烫的心。“你们的名字我都存了档,我会永远记得你们!”一位80多岁的老人从火神山医院康复出院,他将一件“宝贝”郑重地贴身收藏起来——这是一张药品说明书,在它的上面,老人密密麻麻记下了医护人员的名字和电话号码。
这张薄薄的纸片,见证了“最美逆行者”武汉战疫的倾情付出。
这就是中国——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了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迅速切断了高致命病毒的迅猛传播,有效遏制了疫情的大面积蔓延。
难忘,不知疲倦的日夜坚守
2021年,德尔塔变异株来袭,疫情一度波及20余个省份。各地迅速行动起来,无数志愿者、社区工作者挺身而出,在第一线忘我工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生命健康、社会发展造成的影响。
午夜,时针早已划过零点,江苏省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联合流调中心江宁区办公点仍灯火通明,电话铃和键盘敲击声此起彼伏。
南京市疾控中心急性传染病防制科副科长丁松宁对那个时间记得很清楚——2021年7月27日2∶40。“当时,流调工作信息群一阵屏闪,上面写道:‘确诊病例王某,80岁,女性,方言口音重,记忆力较差……@联合流调二组,请接收信息!’”
“收到!”丁松宁随即根据系统提供的联系方式,拨通患者电话……“为什么对时间那么敏感?因为我一定要确保24小时内完成流调,早一秒钟,就能避免更多人被病毒感染!”
黄耀民是湖南张家界市一家中医院的医生。2021年的夏天,同样让他印象深刻。
2021年7月29日,张家界报告发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200余名游客滞留于此,分别隔离在全市14家酒店。8月9日,黄耀民响应市里倡议,来到定点隔离酒店当志愿者,他的工作就是每天为隔离人员量体温、进行核酸检测,处置紧急情况。
“黄医生,请马上到412房间,住在这里的刘女士病了。”挂上电话,黄耀民扫一眼手机屏幕:凌晨2∶30。他迅速穿上防护服,来到隔离者房间。
“我心慌、胸闷,四肢麻木……”经过听诊、问询,黄耀民发现刘女士身体并无大碍,只是曾经遭遇车祸留下了后遗症,一紧张就会出现这类症状。这次,是因为被隔离后思虑过重犯了病。经过心理疏导和按摩治疗,刘女士的症状明显缓解。当湿气蒙住了护目镜,黄耀民才发现,全身衣服已被汗水浸透。再看一眼时间,已近4∶00……
人性的伟大往往蕴藏在一件件平凡小事中。爬楼、敲门、扫码、登记……看似一“扫”而过的背后,是无数志愿者、社区工作者的辛劳与付出,是许许多多普通民众的严格自律、积极配合。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是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让我们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刻。
珍藏,无微不至的生命守护
疫情波澜起伏,总是猝不及防。谁能想到,2022年,奥密克戎变异株席卷全球。
3月初,奥密克戎突袭吉林。寒风席卷漫天飞雪,吉林,迎来与病毒的正面交锋。
彼时,普通航班锐减,全国各地的支援包机却一架接一架落地长春。像每一次“会战”一样,辽宁、陕西、山西、湖北……10多个省份、近5000名医护人员星夜兼程,驰援吉林。西安交大第一附属医院医疗队队长韩建峰刚刚在西安抗击完德尔塔,又带领135人来到吉林迎战奥密克戎:“再难再累,也要帮吉林扛过去!”
“哇”的一声啼哭,新冠肺炎定点医院里,一名婴儿顺利降生。吉林省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护士长高嵩对那天记忆犹新:“40多天前,怀孕36周的待产妇王某和丈夫确诊新冠肺炎入院。住院第4天,她突然出现羊水破裂。”
在“红区”做手术,如何能避免婴儿交叉感染?冒着自身被感染的风险,医护人员开启了一条无缝对接的“三区两通道”——第一时间将婴儿放入准备好的密闭保温箱内,迅速从“红区”产房送至半污染区,接着将婴儿转移至第二个密闭保温箱内,转交给“绿区”新生儿过渡病房的医护人员……
类似的感人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在上海临港方舱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护士王梦婷度过了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在她的身旁,集中了方舱中的高龄患者。“他们是需要吸氧的老人,每隔半小时到一小时测一次血氧饱和度,低于95%就要吸氧,低于90%则要采取面罩吸氧等措施。”。
“我们把他们安排在离护士台最近的地方。照顾他们,就像是我们自己家的老人!”王梦婷动情地说。
用生命守护生命!三年来的日日夜夜,我们每个人都能体会到这句话沉甸甸的分量。
(本报记者崔兴毅)
推荐内容
- 战疫的力量,是每一点平凡的汇聚
- 普惠金融改革步履铿锵
- 当前简讯:主力资金监控:以岭药业遭净卖出超4亿元
- 鞍重股份260亿加码锂矿 补齐锂电产业链最关键一环
- 富德生命人寿瑞昌支公司开展宣传打击非法“代理退
- 富德生命人寿荣膺“年度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保险公
- 养老保险金是不是退休金?退休金跟养老金有区别吗
- 钦州移动:饮用水连上互联网,民生工程惠万家
- 每日报道:我国虚拟现实产业:加速与千行百业融合
- 环球短讯!我国区域科技创新水平持续提升 有力支
- 【独家】照顾好家中老人,提高免疫力必看的营养建
- 全球快看点丨“把失去的订单抢回来”,当下正需要
- 焦点播报:东北虎频繁“亮相” 生物多样性保护旗
- 钦州移动:平陆运河建设工程中流动的“蓝”
- 使用点读机时要注意哪些方面?点读机用了真的有效
- 借内幕信息交易获利超百万元!交易标的公司实控人
- 天天热文:港股投资者打新热情有望增温 企业“长
- 世界时讯:国家卫健委:昨日本土新增3588+13004例
- 位居前列!云生集团荣登2021年度上海人力资源服务
- 投资者怎么开通原油期货?原油基准价又是什么?
- 天天日报丨我国区域科技创新水平持续提升 有力支
- 全球简讯:剧锦文:中国制造业基础强大动能强劲
- 全球今热点:最后3分钟20%跌停!乌龙指还是有情况
- 船员突发疾病 镇江海事紧急救助
- 长航集团与湖北港口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今日热文:全国首本跨部门《游艇“多证合一”登记
- 全球资讯:恒驰高景深:天津工厂生产正常 恒驰5
- 前沿资讯!最新!国家重磅发布!如何治疗新冠(药
- 【独家焦点】机构一周重点关注股来了,调味品小龙
- 今日热门!3分钟急速跌停!公司急开电话会议,1万
- 每日简讯:百亿私募竟搞“庞氏骗局”,曾是恒大“
- 每日报道:再缩量!没有破局者
- 热点!美妆代运营企业集体“自救”
- 每日速递:光伏、风电、新能源车用铜“加码”,美
- 天合光能:与通合及通威太阳能签订139.7亿元单晶P
- 重点聚焦!盛松成:多方面因素将促进人民币汇率基
- 北向资金今日净买入1.14亿元 美的集团净买入额居首
- 天天视讯!深圳华强:参与投资设立电子元器件国际
- 世界实时:科拓生物尾盘20cm竞价跌停 中信证券深
- 新华全媒+|新疆乌鲁木齐复工复产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