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多年来历史新高!南方五省区日发电量首次突破5000万度
8月来临,在全国迎峰度夏电力供需总体紧平衡的形势下,抽水蓄能作为电力系统绿色低碳清洁灵活调节电源,在能源电力供应中的保障作用也越发凸显。日前,南方五省区7座抽水蓄能电站单天发电5043万度,日发电量首次突破5000万度大关,创多年来的历史新高。
(资料图)
“大烤”亦是“大考”,7座抽水蓄能电站积极“应战”
在广东阳江抽水蓄能电站,我国在运单机容量最大的3台400兆瓦抽水蓄能机组正在应对安全运行满周年后的首次迎峰度夏“大考”。电站每天平均启停9次,满负荷运行超过9小时,抽水电量745万度,发电电量617万度,综合利用率近83%,优于国际同类机组。
△在广东阳江抽水蓄能电站,我国在运单机容量最大的3台400兆瓦抽水蓄能机组正在应对安全运行满周年后的首次迎峰度夏“大考”。
同样首次接受“大考”的还有刷新我国抽水蓄能主体工程最短工期纪录的梅州抽水蓄能电站。
4月以来,该电站累计发电量超过5亿度,机组启动次数超过1600次,运行时长超过5200小时,平均每天开机次数达到13次?;槠捣钡钠敉6钥氐男阅苁蔷薮蟮目佳?。该电站4号机组安装了我国首套国产化抽水蓄能机组成套开关,投用以来安全操作超过1100次,得到了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给予的“综合性能指标国际领先水平,可以批量生产并在抽水蓄能电站推广应用”最高水平技术鉴定。
△4月以来,梅州抽水蓄能电站累计发电量超过5亿度,机组启动次数超过1600次,运行时长超过5200小时,平均每天开机次数达到13次,图为梅州抽水蓄能电站俯瞰图。
今年以来,南方五省区7座抽水蓄能电站调峰作用发挥突出。以广东为例,电站共运行59318小时,同比增长约30%。启动次数17441次,同比增长约25%,发电64亿度,同比增长约46%。
从“属地分散”到“远程集中”,控制效率提高2至3倍
7月上旬,我国首个抽水蓄能多厂站集控中心正式投入运行,实现对粤港澳大湾区31台抽水蓄能机组的远程集中控制?;诔墒斓奈锪际酰眉刂行木弑干璞感畔⒚艚荼媸丁⑸璞覆僮鞅憬莘牢蟆⒅蛋嘀霸鸹魈娲榷嘞钪悄芑δ?。
△7月上旬,我国首个抽水蓄能多厂站集控中心正式投入运行,实现对粤港澳大湾区31台抽水蓄能机组的远程集中控制。
7月28日晚8时,广东电网负荷突增,系统频率降低,某抽水蓄能电站6台机组启动应急响应。今年上半年,广东6座电站共应急响应50次,响应机组91台次,应急启动成功率100%?!鞍凑找酝椋?月抽水蓄能电站顶峰发电的压力有增无减。通过对全部抽水蓄能机组远程集中控制,能够提高控制效率2至3倍,迅速响应调度需求?!蹦戏降缤⒛芄驹诵泄旧疾孔芫碇旌7褰樯?。
今年7月,南网储能公司基本实现了广东区域六座抽蓄电站的“7×24小时”全面应急值班管理,由运行人员承担全部日常应急与常规故障处理,应急效率大幅提升。
以“数据巡检”代替“人工巡检”,算力为设备维护“赋能”
今年4月,我国首个大规模抽水蓄能人工智能数据分析平台在广州投入使用。通过对30多万个设备状态测点数据的实时采集,检修人员可以“足不出户”地实时掌握机组的健康状态?;诤A慷辔莶鲎既返纳璞缸刺兰劢崧?,南网储能公司提前预判设备缺陷隐患,将设备数据分析与检修策略制定相结合,助力实现检修经验决策向数据决策的转变。
△4月,我国首个大规模抽水蓄能人工智能数据分析平台在广州投入使用,通过对30多万个设备状态测点数据的实时采集,检修人员可以“足不出户”地实时掌握机组的健康状态。
迎峰度夏期间,该人工智能分析平台通过数据巡检实现了90%以上的人工巡检机器替代,提前发现设备缺陷隐患30余起,有效避免事故事件发生。与此同时,多种机器学习模型通过分析和学习生产大数据成为经验丰富的“工程师”,能精准计算设备的发热、振动、散热等复杂问题,准确率高达95%以上。以深圳抽水蓄能电站为例,巡检算法多达140条,可以“一秒”完成海量数据巡检、作出状态诊断、自动生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