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盛夏,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内一派火热景象。围绕南繁种业和深海科技两大领域,科技城现已建成16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注册企业9649家、进驻科研院所19家。
在海南,科技“关键变量”正转化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着眼全国科技创新发展布局,用好独有的“温度深度纬度”优势,海南聚焦种业、深海、航天产业,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增速连续3年位居全国前列。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走进崖州湾种子实验室,来自不同高校、团队的研究人员正操作着仪器加紧实验?!拔易龅氖撬痉矫娴难芯?,通过降低土壤中氮肥使用量,把更多的水稻优良基因聚合到一个品种中,在实现稳产、优质的同时降低农业生产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笨蒲腥嗽倍琶匪?。
“我们推动企业和崖州湾种子实验室共同推出‘揭榜挂帅’项目,以此提升科研成果转化率?!比茄轮萃蹇萍汲枪芾砭值澄ㄖ案笔榧桥>ЬЫ樯?,聚焦种业技术创新,企业出题、科研院校揭榜答题、市场“审卷”。
自2021年11月以来,崖州湾种子实验室已经联合企业开展了3期“揭榜挂帅”活动,累计推出103个课题项目,吸引了来自国内76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业科研团队。
不仅“下地”,还要“入海”。
6月11日,随着“探索一号”科考船靠抵三亚,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第一阶段考古调查工作宣告结束。历时20余天,500多年前的神秘古代沉船再次显露身形。
深??脊攀鞘澜缢驴脊叛芯康那把亓煊?。崖州湾科技城南山港着力打造科考母港,已服务700多个科考航次、近40家科研单位。截至5月底,南山港今年已完成295航次科考船服务,同比增长近3倍。
三亚崖州湾科技城还积极推进深海科技创新公共平台建设,进一步支持南海立体观测网、南海海洋大数据中心等项目实施。以深海科技创新公共平台、深海技术实验室等平台为主体,海南全力推动国家深?;啬戏街行钠教ńㄉ?。
要“入?!保惨吧咸臁?。
从三亚向北200多公里,便是文昌国际航天城。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施工现场,工作人员正忙着安装1号发射工位回转平台的挂座。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郭强说:“我们加班加点,加快推进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建设,确保2024年二季度能按期首飞?!?/p>
这是文昌国际航天城平稳“起飞”的生动写照。作为海南自贸港13个重点园区之一,文昌国际航天城加快推进发射区、高新区、旅游区“三区”联动发展,加快培育火箭链、卫星链、数据链“三链”产业同构。
“头部企业、院所项目陆续落地园区,航天城产业链已逐步形成。今年一季度,园区实现营业收入40.65亿元,是去年同期的3.39倍?!蔽牟屎教斐枪芾砭殖N窀本殖ざ谢樯堋?/p>
产业转型升级,不是简单的“加减法”,而是一项系统工程。海南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刘作凯介绍,海南正充分发挥自贸港开放政策优势,“陆海空”全面布局,高质量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依托‘陆海空’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海南加速聚集科技人才,逐步形成研发优势,加快转化成产业优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