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六改,首飞成功!
2022-03-30 14:05:51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3月29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搭载发射的浦江二号和天鲲二号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郑斌 摄
此次发射意义不一般,这是我国首型固体捆绑中型运载火箭长征六号改火箭的首飞,标志着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家族再添新成员,进一步完善了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的型谱。同时,也是我国首个智慧化发射场——太原卫星发射中心9A发射工位第一次执行航天发射任务。
◎国内首款“混合动力”运载火箭
“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首飞,实现了我国固体捆绑等一系列技术新突破,推动新一代运载火箭迈向更高效、更智能、更安全的发展路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长六改运载火箭总指挥洪刚介绍说。
据介绍,长征六号改全箭总长约50米,起飞推力7230千牛,起飞质量约530吨,可实现 7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力不小于4吨,综合性能及成本具有较强竞争力。
专家表示,目前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射已超过400次,还没有固体捆绑火箭的先例。长六改运载火箭作为我国第一型“混合动力”的新一代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可充分发挥液体发动机性能高、工作时间长和固体发动机推力大、工作可靠、使用维护简单的综合优势,大幅提升我国进入空间、利用空间、探索空间的能力。
具体来说,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与其他长征系列中型运载火箭不同之处在于,它首次采用液体芯级捆绑四枚固体助推器,充分结合固体动力推力大、响应快和液体动力推力稳、比冲高的各自优势,四个固体助推器为全箭提供了近70%的推力。固体助推发动机研制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四院专家介绍说,火箭捆绑的四枚固体助推发动机均为首次上天飞行,试验的成功标志着固体动力进入了我国主流运载火箭领域,实现了我国航天固体动力技术的重大突破。
郑斌 摄
洪刚介绍说,长征六号改火箭实现了“混动火箭”“智能诊断”“无人值守”等一系列技术突破。例如,“混动火箭”更加高效。固体燃料和液体燃料发动机“跨界合作”的综合优势,让火箭可靠性更高、性价比更优。“健康管家”则让火箭更加智能、安全。长征六号改火箭芯一级设置了智能健康诊断系统,当“点火”指令下达后,健康诊断系统进入工作模式,一旦出现非正常的突发状况,健康诊断系统将立刻做出判断,实施自动紧急关机,同时助推器的固体发动机将不再点火。此外,长征六号改火箭无人值守技术让发射变得更安全。在火箭发射前4小时,发射场前端操作人员全部撤离发射塔架,火箭通过无人值守技术完成后续的发射流程。
专家表示,长六改火箭采用了模块化、组合化、系列化设计,后续可通过助推器的调整,形成多种构型,打造运载能力覆盖范围广、梯度合理、性价比高的运载火箭系列,满足未来卫星多样化的密集发射需求。
◎我国首个智慧化发射场投入使用
此次发射,不仅是长征六号改火箭首飞,也是我国首个智慧化发射场太原卫星发射中心9A发射工位,首次执行发射任务。
据介绍,作为我国首个智慧化发射场,太原卫星发射中心9A发射工位运用物联网技术对地面设施设备进行统一的数据采集和整合,并通过大数据技术进行梳理融合,实现了全系统态势感知、全过程智能管控以及全流程驱动保证支持,大大提升了航天发射效率和发射指挥系统稳定性、安全性。9A发射工位的使用对未来进一步简化发射流程、提升发射效率、增强发射稳定性安全性意义重大。
依托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新建的9A发射工位,可实现固体助推器在发射场直接安装,以及长征六号改火箭14天快速发射,满足中低轨道卫星高密度发射需求。9A发射工位也改变了以往火箭临射前还需要大量工作人员在近端操作的传统模式,实现了火箭发射点火前4小时无人值守,一系列操作由智慧发射系统实现远程集中控制。
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从事加注工作28年的技术人员吉坤介绍说,火箭燃料加注是一个极其危险的岗位,尤其是低温液氧的沸点达到零下183摄氏度,一旦喷溅到身上将会引起严重烧伤、冻伤。之前燃料加注过程中,操作手要在火箭旁开展管路连接、状态核对、软管拆卸等工作。如今,新发射工位无人值守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加泄连接器自动对接和自动脱落,这是航天科技飞速发展的缩影。
在长六改送入轨道的卫星中,浦江二号卫星主要用于开展科学试验研究、国土资源普查等任务,天鲲二号卫星主要用于开展空间环境监测技术试验验证。
其中天鲲二号卫星是一颗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空间工程公司研制的新技术试验卫星。2017年,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首颗卫星天鲲一号卫星成功发射,拓展了我国小型低轨通用卫星平台型谱。天鲲二号卫星继承了天鲲一号卫星高功能密度的特点,同时具有更低成本、更小型化,是又一个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创新性成果。天鲲二号卫星具备良好的性价比,能够满足空间科学探测、在轨服务、新技术验证等多样化复杂任务的功能需求,有效提升了小卫星空间多任务适应能力。
推荐内容
- 出院当天,这个癌症病人在医院拍了条抖音...
- 标的超额1400多万元!法院介入快速化解建筑设备租
- 世界讯息:苏州电子厂大门难进:订单缩减不缺人,
- 【天天新视野】速看!?津潍高铁最新进展!
- 北纬20°13′14″,中国大陆最南端的浪漫告白
- 当前头条:极目快评|3胞胎姐妹同日出嫁,只需随一
- 天天动态:安徽亳州多地市民凌晨听到巨响,官方回应
- 国网鄂州供电公司推进“鄂电红马甲”服务落地,保
- 环球观焦点:走进湖北大学体育学院 感受沙湖畔
- 世界快看:一盘棋系统化 武汉市加速推进多城环保
- 环保先行,颇尔助力百威实现啤酒无硅藻土膜过滤项
- 请把手机横过来! 这是一幅长长长长……长的各族
- 焦点讯息:ChatGPT爆火背后冷思考:人工智能落地
- 增额终身寿险持续受热捧 “富德生命传世金尊保障
- 怎样选择成长股?成长股的股票有哪些?
- 共享共创共赢:恩施神农架襄阳携手签约创客协议
- 大亚湾海事局联合盐田海事局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
- 【全球时快讯】华中地区最大载重吨原油船“长祥洲
- 西安班列再出发!西部陆海新通道持续助力企业出口
- 琼州海峡2人骑水上自行车遇险被安全救起
- 世界观点:沪苏VTS覆盖水域船舶 “一次性船位报
- 元培智库正式更名为元培工匠专家谷
- 燕园人合集团董事长应邀实地考察鲁中职业学院
- 全球热头条丨桓台县召开大整治大提升行动暨全域公
- 当前快讯:卧龙区应急管理局:全面开展2023年备汛
- 世界快看点丨黎黄陂路历史文化街区入选国家级旅游
- 开往春天的大巴——山东理工大学62名毕业生走进淄
- 【全球热闻】武汉周末最高气温将超过20℃
- 焦点简讯:对中国负责、对世界负责的现代化新路(
- 当前信息:开局之年“hui”蓝图丨未来农业什么样
- 全球微头条丨平凡英雄|我是人大代表
- 环球看热讯:梁倩娟:加大农产品深加工 让农产品
- 观速讯丨年入账100亿、门店超8200家,瑞幸急赴下
- 焦点快播:双休日天气晴好,最高温冲上20℃+
- 好戏连台迎两会!这里有个超10万人看戏的“大剧场
- 天天快看:@太原人!妇女节即将来临 我省景区专
- 天天热文:宜宾南溪区发挥统战资源优势助力乡村教
- 环球热点!武汉楼市回暖?2月新房成交创17年新高
- 指纹支付额度有限制吗?指纹支付有什么要注意的?
- 如何设置指纹支付?指纹支付到底安全不安全?